在《钢铁雄心4》中,陆军是决定战场胜负的核心力量,其编制设计直接影响突破效率、防御能力和资源消耗。陆军的核心机制围绕以下维度展开:
1. 组织度与HP:组织度(绿条)决定部队持续作战能力,HP(黄条)影响装备损耗和战斗修正,两者均通过营级单位属性叠加计算。
2. 软攻与硬攻:软攻针对步兵等“软目标”,硬攻针对装甲单位;步炮师以软攻为主,装甲师需兼顾硬攻穿透敌方装甲。
3. 装甲与穿透:装甲值高于敌方穿透时触发“装甲压制”,获得50%攻防加成,这是装甲师碾压步兵的关键。
4. 宽度与地形:战斗宽度限制单场战斗可投入师的数量(通常为80-120),山地、城市等地形需调整编制速度和补给消耗。
(一)主力营选择
1. 步兵营:基础防御单位,提供P和组织度,但软攻仅2-3,适合填线师(如5步或7步)。
2. 炮兵营:核心输出单位,1个炮兵营软攻高达30+,但会降低组织度(-4),需搭配步兵平衡(经典7步2炮)。
3. 坦克营:中坦(38年底盘)性价比最高,装甲40+、突破60+,每营造价仅需90产能,是装甲师核心。
4. 摩步/机步:提升机动性(速度6-12km/h),但依赖燃油和卡车,适合配合坦克组建快速突击群。
(二)支援连配置
1. 工兵连:必带,提供地形加成(如河流攻击-50%→-30%)和堑壕构建能力。
2. 中喷火坦克:主力师必备,按比例提升软攻(+10%),造价仅为轻喷火的1.5倍。
3. 后勤连:装甲师必带,减少30%燃油消耗,避免因缺油导致速度惩罚。
4. 侦察连:推荐装甲侦察(轻坦),提升10%移动速度并增加战术触发概率。
(一)装备迭代策略
1. 步兵武器:优先升级(如从I型到III型),每代软攻提升5-8点,产能消耗仅增加10%。
2. 坦克设计:38年中坦底盘为核心,装甲模块选斜面装甲(+15%厚度),主武器用中型加农炮(穿透40+)。
3. 支援装备:中防空炮性价比高,1个营仅需36门,可提升装甲值10点并防御空袭。
(二)资源管理
1. 钨矿:用于生产火炮和喷火坦克,建议至少储备5K以上供主力师消耗。
2. 石油:装甲师每月需消耗2000+单位,可通过贸易或占领罗马尼亚、高加索地区保障。
3. 铝材:摩步/机步师消耗量较大,每师需0.5单位/天,小国建议优先造步兵。
(一)填线师(20宽度)
(二)装甲突击师(30-40宽度)
(三)特殊地形师
以苏联1941年对抗德国为例,测试两种编制效果(数据来源:Zhihu实战):
1. 空地协同路线(48个装甲师)
2. 纯装甲路线(72个装甲师)
结论:PVE环境中,舍弃空军专注装甲洪流更具性价比,尤其是高难度下AI空军压制力强时。
| 编制类型 | 前期强度 | 后期强度 | 泛用性 | 资源需求 |
| 7步2炮 | ★★★★☆ | ★★☆☆☆ | ★★★★★ | ★☆☆☆☆ |
| 6中坦4摩步 | ★★★☆☆ | ★★★★☆ | ★★★★☆ | ★★★★☆ |
| 10机步10中坦 | ★★☆☆☆ | ★★★★★ | ★★★☆☆ | ★★★★★ |
| 5步1炮+工兵 | ★★★★★ | ★☆☆☆☆ | ★★★★☆ | ★☆☆☆☆ |
综合推荐:新手优先选择7步2炮过渡,中期转型6中坦4摩步,资源充裕时升级为10机步10中坦。守势国家可专精步兵+反坦编制,攻势国家需提前布局石油和钨矿。
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