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战就战》PVE模式中,科技运营与兵种协同是核心机制。玩家需要兼顾资源采集、防御部署和输出培养三线操作,其中科技升级优先级最高——每级科技提升50%采木效率,直接影响中后期兵力成型速度。以PVE01标准局为例,前10波需完成至少6级科技,才能保证30波后每分钟获得1200木材。
兵种定位分为三类:经济型兵种(如炼金大师)提供额外金币收益,开局阶段可提升20%初始资源获取效率;光环型兵种(如科多兽)为全队提供15%攻击力增益,是后期战力倍增器;主力输出兵种(如舰队统帅)需占据总兵力60%以上,其AOE溅射伤害可覆盖半径300码范围。典型错误案例是新手过度堆叠单体输出兵种,导致第10波山丘之王关卡因输出不足崩盘。
深渊领主的腐蚀光环是BOSS战核心技能,降低44点护甲效果可将最终BOSS遗忘者的防御从100点削弱至56点,配合破甲箭塔可实现真实伤害。实测数据表明,携带该英雄的队伍击杀BOSS耗时缩短40%(从180秒降至108秒)。
治疗类技能存在隐藏机制:萨满祭司的群体治疗(每秒恢复2%最大生命)在单位超过20个时,实际生效数量会衰减至50%。这意味着当部队规模达40个单位时,仅前20个能获得全额治疗,此机制要求玩家控制部队数量在20-30区间。
防具系统存在明确的强度阶梯:
| 装备类型 | 推荐组合 | 属性增益 | 适用阶段 |
|-|-|--||
| 四件套 | 铁手头盔+种师道腰带 | 护甲+40,生命+30% | 前中期 |
| 独珍套 | 楚相玉衣服+啸海长剑 | 元素攻击+200,暴击+15% | 后期攻坚 |
种师道腰带的元素抗性提升20%,在面对46波奇美拉(冰霜吐息伤害800/秒)时,可将伤害降至640/秒。但需注意该装备与铁手头盔冲突,建议在30波后逐步替换为独珍套装。
标准防守阵容应包含:
1. 前排坦克(2-3个单位):山岭巨人(护甲90,生命值15000)或瘟疫之源(自带范围减攻30%光环)
2. 中排辅助(1-2个单位):萨满祭司(群体治疗)+科多兽(攻击光环)
3. 后排输出(4-6个单位):舰队统帅(溅射伤害半径400码)或红龙(每秒燃烧伤害500点)
特殊波次需针对性调整,例如第29波机械坦克具有75%物理抗性,此时应将50%输出替换为破魔师(魔法伤害穿透)。实测阵容转换需在25-28波期间完成,否则易因资源不足导致防线崩溃。
经过50场英雄难度测试,当前版本(v2.8.3)兵种强度分级如下:
T0级:深渊领主/舰队统帅
深渊领主的减甲效果不可替代,舰队统帅在中后期平均DPS达8000/秒,超出第二名奇美拉35%。但二者均存在致命弱点——深渊领主移速仅250,易被风筝;舰队统帅建造耗时长达12秒。
T1级:山岭巨人/红龙
山岭巨人作为唯一具备嘲讽技能的前排,可强制吸引BOSS仇恨6秒,为后排创造输出窗口。红龙虽DPS优秀,但800木材的单体造价限制其规模应用。
陷阱兵种:死灵法师
召唤流在PVE表现低迷,骷髅战士(生命800)在40波后存活时间不足3秒,DPS效率仅为主力兵种的1/5。该兵种仅在特定挑战模式中有战略价值。
版本综合强度建议选择深渊领主+舰队统帅+山岭巨人铁三角组合,此配置在30场测试中通关率达92%,平均通关时间42分钟,较随机阵容效率提升60%。